復制思想數據與死去的親友“對話”?!這波人工智能新研究未來感十足
發布時間:2018-03-01 14:25:54 閱讀量:757
很多人都希望有機會跟去世的親友說話,但這種看似遙不可及的愿望,未來有可能會成真!最近,瑞典科學家聲稱,如果使用AI(人工智能)完整復制出和逝者一模一樣的“機器復制人”,就能讓人有機會與和過世的親友再次“對話”。
這種“復制”不僅是聲音的模仿,研究者更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,打造一種逼近真實的感觸。想要做到這一點,研究者就需要收集大量的數據,包括一個人的聲音、對答話語,以及更為抽象的“思維模式”。針對這一點,瑞典科學家現在正募集志愿者,希望他們提供死去親友的資料作為研究,然后用人工智能技術重建死者聲音。
雖然聽起來像是發生在科幻小說里面的事,但研究成果如何,目前我們還不可做出具體的預測。其實,把思想變成數據,通過虛擬現實的方式“活下來”,這樣的設想并不是第一次。加利福尼亞的MICHO KAKU博士也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闡述過科技的發展對大腦及思想的影響;加拿大懷雅遜大學(Ryerson University)和麻省理工實驗室的教授也曾提出類似概念,認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學習人類在網絡上的文字訊息,復制出那個人的思考模式和語氣,打造出逝者的“數位副本”。
“你能夠和這樣的虛擬化身進行交流,就像他們未曾離開過。”
瑞典的喪葬業者也很期待這樣的“數位永生”(digital immortality),希望有助生者和已逝者間的溝通。“數位永生”的概念就是讓人工智能去分析逝者社群網站、電子郵件等資料,然后用科技去模擬出逝者的溝通方式。
對于這種智能技術的發展,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,這其中隱藏著巨大的風險,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霍金,“不可否認的是,新技術帶來的利益和其中的潛力無可估量,但與此同時,其中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。”因此,在技術發展到不可控之前,人們必須找到能夠勒馬的韁繩。